“当年王荆公受命于神宗皇帝,大力推行新法,志在发展我大宋国力,军力,等待时机,一举覆灭边陲隐患。然新法推行中,被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屡屡破坏阻止,和篡改,从此,新旧两党之争,愈演愈烈。上至满朝文武,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因此而受苦受难,在新旧法的施行取缔之间,苦苦挣扎。”

        “依小侄看来,这一切,正是那辽和西夏最想看到的结果,小侄认为,这西夏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此前的数次征战,最后都以双方和解告终,可哪一次不是短短几年,他们又卷土重来?钱我们给了,土地我们给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反倒是我西北地区,普遍找不到三十岁以上之男丁,十户之中,大半都是孤儿寡母,我大宋劳民伤财,图个什么?”

        西门庆一番言论,说的在场的几人面红耳赤,呼吸急促,面色有些愠怒,有些尴尬,还有些期待~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章敦忍不住质问。

        “几位伯伯,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自当通晓历史,大唐贞观盛世,是如何来得?”

        “自然是唐太宗雄才大略,朝堂文臣武将辈出所致~”蔡卞忍不住说道。

        “蔡伯伯说的不错,贞观之时,大唐的确是能臣良将辈出,文有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武有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侯君集、牛津达、李绩、薛礼等,还有颜之推、李纲等儒家圣贤。”

        “可要比起人来,我大宋也不差,要论贞观初期的国力,尚不如我大宋十之二三,却能举国上下一心,积极平定四夷,至高总元年,大唐疆域东临於海、南至南海、西逾葱领、北达漠北之地,把四方夷族皆化为我汉家王朝之百姓~那时的疆域,是我大宋五六倍之多,小侄每每思之,神往不已,同时又满腔不甘~”

        看着几位老人家一脸惭愧之色,西门庆感觉自己铺垫的火候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

        “那西夏李元昊,为何会突然反叛我大宋?必有辽国在背后支持,这数十上百年中,哪次我大宋占优势,辽国总会跳出来调和。他们就是不想让我大宋将那西夏覆灭,如此看来,西夏实为辽国为了牵制我大宋而扶,这些蛮夷险恶之用心,可谓路人皆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