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下局面大好,但我军的粮草坚持不了太久了,国内已然在告急了,百姓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说实在的,这一战!打的实在是太勉强了!”韩毅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内心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啊。

        “这………!”原本高涨的士气变得低沉了许多,而韩毅眼中也多了一丝寂寥,事情难办,搞不好还要撤兵回国,这不是韩毅想要见到的,韩毅虎目扫视了一眼殿内的众人,深吸一口长气,当即怒喝道:“诸位将士皆是我国的肱骨之臣,大战尚未结束,中原一统就在今朝,孤今日允诺,能破函谷关者封十二候,赏赐万金,攻下咸阳者,孤重赏之!”韩毅颇为无奈的,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韩毅就等着这个勇夫。

        韩信、吴起等人对韩毅的赏赐不在乎,毕竟他们早就位列封候了,当然这不代表他们置身事外,毕竟天下打下来,他们才能安享太平,而那些未达十二候者,双目皆是露出贪婪的目光,这是名利,也是日后儿孙的福祉,日后身陨,子孙后代都在铭记他们的功劳,这是他们所追求的,在这历史的长河里,真正能够留名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甚至于不足十万分之一。

        众人心中皆是在暗自思索,似乎在考量接下来应当如何,但众人得出来的思绪皆是被吴起所提出来的方案禁锢,似乎再也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方案了,就连岳飞都在考量这个方案的完善性。

        “大王!臣以为吴起将军的计策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法!”诸葛亮摇晃着手中的羽扇,来到大帐中央,神色平淡道。

        “孔明有话直说吧!”韩毅也懒得绕弯子了,现在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已经没有时间耽搁下去了。

        “大王!移动的牛羊皆是食物,如若运送常态的军粮定然是难以补充各位将军的粮草供应,倒不如以战养战,各位将军所拿下的府库自行运用,以填补粮草的空缺,顺便将在义渠获得的牛羊给运送过去,就地运粮,也省下更多的麻烦!”诸葛亮摇晃着羽扇,眼下说的不过是一下常建,诸葛亮知晓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随后补充道:“这最后一策最是关键!”

        “哦”韩毅抬头看向诸葛亮,眼中闪现出一丝精悍的目光,双手环抱于胸膛前,道:“速速到来!”

        “如若秦人国都失守!秦人会如何!是继续死守函谷关,还是发兵回援函谷关,眼下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秦国回兵救援,函谷关失守,秦国没了函谷关的门户,那就是案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另外一种就是秦国并不回兵救援,在函谷关死守大王,那这样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函谷关的士兵会担心自己亲人的安全,心思不定,战力会急剧下降,而且秦军的后勤就断了,没了后勤,秦军即便在厉害,也无法与我军对战!”

        “诸葛将军的办法好是好!但局面扑朔的太大,万一攻城的将领拿不下咸阳怎么办,万一秦军兵分两路又当如何!这一切诸葛将军又应当如何应对!”曹操大步上前,和诸葛亮对比,一个像是矮矬穷,一个像是高富帅,但曹操那独特的枭雄气质,让诸葛亮也不敢小觑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