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别说他还剩下二十天,就算剩下二十个月,也不一定能见到那两人。

        不过写信可以,易承打算回去就写两封长信,命人去各国寻找庄周和孟轲,然后把信交给他们。

        这样即便自己不在人世的十年时间,他们也能知道自己曾经关注过他们。

        “柳季?”见易承一直傻笑,商鞅便出言唤了他一声。

        “哦哦。”易承如梦初醒,抱拳施礼道:“小子一时间回忆起与庄周孟轲两位兄长少年时一同在稷下学宫求学的经历,多有失态,还请大良造大人海涵。”

        商鞅那双眼睛又细细打量了易承一番,这才淡淡道:“无妨。”

        “对了,还请大良造先告知小子张家之事,待小子听完,自当会奉上道门理综的独门机关消息。”易承颔首又行了一礼道。

        见易承言辞诚恳,商鞅也不再跟这个小辈绕圈子,直接说道:“秦国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泾北有义渠之戎,义渠之戎,有一大族,其姓曰张,其族人有颇多长寿者,年长者可过百岁,此义渠张家年年向吾大秦进献益气延年之贡品药草,深受大王喜爱,这便是老夫所知的张家,不知这消息对汝可有用?”

        陇山以东、伊水、义渠、长寿、张家...

        易承快速的锁定了这些关键词,位置和基本信息都有了,那个隐藏在冰山下的庞大家族,逐渐显露了冰山一角。

        在任何时代想要知道各种情报,还是得找那些大人物,掌握权力,其实就是一个掌握信息的过程。

        在获得了这些信息之后,易承没有打算贸然与这个家族接触,而是计划着暗中调查一番,等到下一世再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与这个家族进行正面接触。

        又与商鞅聊了一会,这个老家伙似乎对道门理综的事情很感兴趣,可惜易承也是活了几辈子的人精,哪容易被轻易套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