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容周氏拒绝她,那日后三房的香火,就指望二房去吧。

        不过周吴氏想到被送回李家的周李氏,估摸着二房应该也恼怒了周春枝,才不会帮着她打理三房祭祀的事。

        在东魏朝,若是家中没有男孩传宗接代,那便是断了香火,是蒙羞全家的大事。

        女儿嫁出去便不是本家的人,逢年过节和清明冬至,也没有资格进香火的,更不能参加族人祭祀先祖的活动。

        这也是当初,容周氏愿意让出田契那些给大房二房,就想着日后能一直依靠大房二房的香火,爹娘在九泉之下好有慰藉。

        她并不是傻子,白白的让出家产。

        而是想的比较长远,想让他们这一脉,能一直祭祀供给三房香火。

        但是现在,容周氏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孩子。

        一味的隐忍,换来了大房二房的得寸进尺,那倒不如翻脸算了。

        这样还能护住她的孩子们,大不了逢年过节她来祭祀,哪怕不入祠堂,也算是给爹娘他们烧了香火,日后再教导好自己的女儿和容翊,每年上坟的时候给她的爹娘也尽一份孝心。

        总好过付出过一切,却得不到大房二房给的好处,反而还被他们所陷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