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想要在北平搞一些试点,这看起来是稍微有点点小小的问题,但是难度也不算大。

        锦衣卫的宋忠来了,朱雄英也不得不感慨锦衣卫的实力。就是这么些工匠当中,还有很多的锦衣卫,他们算得上是无孔不入的,这样也方便朱雄英掌握一些消息。

        朱雄英看着密报,一些官吏苛待工匠,一些人克扣粮饷,这些事情自然是监督的重点。但是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工匠技艺高超,一些工匠有着不俗的人望等等,这也都是有的。

        朱雄英自然需要将这些事情做到心里有数,他需要好好的研究这些事情,做不到心里有数,自然也就没办法将自己的一些计划执行好。

        在朱雄英认真看着密报的时候,王承恩激动的跑来,“殿下,大喜!”

        朱雄英抬起头,笑着问道,“可是魏国公和曹国公的军报?”

        王承恩激动的跪下,高举军报。宋忠看了眼朱雄英,才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军报递给朱雄英。

        徐允恭和李景隆持续的在扫荡北元一些小部族,获男女三万一千余人,部落头人、平章这样的地方长官二十余人。马、驼、牛、羊等等加起来,超过二十万头!

        这可不算少了,这也使得朱雄英非常满意。这一次大明的军队不是去打仗的,是去练兵以及抢夺资源,不管是人口还是牲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主要目标。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将这些交给李公,让他安排好分配。宋忠,即日诏留守文武,随我出城迎王师。一应将士赏罚,有司即刻确认。有功之士封赏不得克扣,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朱雄英心情不错,即刻也让卓敬、茹瑺和严震直来到福隆宫。

        安排好人事、资源的分配,少不了的自然也是需要确定有功之臣的奖赏等等。顺便向天津的老朱报喜,毕竟随着军报送回来的,还有徐允恭、李景隆送来为账下士卒请功的名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