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爹你是不要担心了,太孙可不文弱。”朱棡直接开口,说道,“先不说咱太孙打小就好武事,和那些宿将多有演练。此前在北边,咱可是和太孙一起出去巡边的。咱太孙用兵很稳,要咱说就是好事,四平八稳就成。”

        老朱哈哈大笑,拍了拍朱棡的脑袋,“老三呐,你倒是看的准。咱英儿不需成统兵大将,咱也不需他去沙场征战。咱英儿用兵稳,就够了。咱大明国势强,不管是对藩王、蛮夷,用兵稳健就成,不需用奇兵。”

        朱棡无语了,压抑着心里的不安,“爹,要是英儿登基了,儿子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守坟!”

        老朱看了一眼这个多智而残暴的儿子没有多说话,这也让朱棡有点急了。这苦情牌都打出来了,按说也该宽慰一番的,只是怎么就没了下文?

        朱橚这个时候也说道,“要是说起来,太孙若是登基,他倒是不会亏待咱。他削藩的心思咱知道,交了三护卫的兵权,啥都好说,咱也不要理藩地的事务。拿着咱的俸禄就成,安安心心的当个王爷就成。”

        老朱似乎是在假寐,随口问道,“老五,你真的这么觉得?”

        “父皇,太孙和大哥很像。”朱橚这个时候也说道,“儿臣不傻,太孙比大哥要好武,太孙估摸着也是想要有超过汉武、太宗的抱负。别的咱暂且不说,太孙对自家宗室还是好的。就算削藩,也是想着出路的,不会亏待咱。”

        老朱露出一些笑容,他知道他的这两个儿子可不是在故意宽慰他。看起来这两个儿子也算是聪明,知道在这样的时刻没办法有更多期待,自然也就只能说实话,而不是耍小心眼。

        至于这个时候的朱雄英,则是在忙着其他的事情呢,比如说处理奏折。以及觉得有些人、有些事情,还真的是很难称心如意,很多的事情就算是有着一些看起来不错的计划,只是想要真的做到按照计划来,那就不成了。

        对于权利的渴望,或者是心中的那么一些理想,让詹徽现在还在坚持。让他现在告老还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带领着文官们对抗皇权,他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留在朝堂成为栋梁之才。

        一点威胁、挫折,一些皇帝或者太孙的猜忌,这算不得什么,他会证明自己的忠诚、贤良!

        这事就没办法说理了,这件事情也确确实实让朱雄英相当的恼火,他的良苦用心看起来是没办法被人接受了,很多的事情看起来也确确实实有些超出了他的掌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