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已经成为了现在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这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春闱。

        而且这也是大明的第一次南北榜,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分列两榜,这也是此前的一些科举居然再次发生了。大明的南北榜出现了,第一次正式取士。

        所有士子在应天府应试,统一阅卷,统一划线,统一录取,尽量平等取士,实际上却是按省分配录取比例。当然这也是过渡,以后的话南北榜很有可能就是北平和应天府两个考场了。

        历史上南北榜之争不独只发生在明朝,宋朝也有。

        北宋时的南北榜就搞得很厉害,名臣寇准是正宗北方人士,当过宰相,当过主考,是个在历史上很正面的人物,但他主考科举,特别不公正,明目张胆地搞地域歧视。

        北方出将,南方出相。其实,在宋以前,帝王将相,几乎都出自北方,没南方什么事。北宋的时候,也确实有故意抬高北方人,打压南方人的事情。

        而到了大明,情况其实比较复杂。最表明的就是大明初定,北方在异族的统治下太久了。本来民心还未完全收复不说,也包括大明确实需要收拢民心,读书人这个群体的作用也就体现了一些。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打压南方读书人。

        大明开国初的时候,淮西集团多为武勋。刘伯温为首的,那就是浙东文人集团了。而现在呢,朝堂上的南方文官明显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这样一个讲究乡党的年代,这不是好事。

        也是因为南方的文官集团做大的时候,有排除‘异己’的趋势,这就不能忍了。

        元代搞等级制,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南人最下。而很多人都觉得北方王气盛,南方文气盛,所以南人渐渐从中国历史的舞台升起。人才分布的格局,也确实是南多北少,南重北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