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器所用的中空如长壶嘴一般的陶管,李孟羲想来技术是不太难的。

        不过,蒸馏导管,李孟羲要求的是,和冷凝器连接在一起。

        在汉末技术条件下,整套原始蒸馏设备,最难做得就是冷凝结构。

        早些时日,那日在军中,李孟羲用箭头甲片铜钱之类的金属作为冷凝之中的原件,当时的效果还好,确实高温的酒精蒸汽,遇到这些冷的物体之后,立刻冷凝成酒**体了。

        不过,当时蒸馏完成,把烈酒倒出之后,冷凝用的箭头等物,因为吸了热的关系,变得发烫。

        当日只蒸馏区区几小坛酒而已,冷凝金属便发热了,如果不加以改进,冷凝器就不能持续使用。

        当时,那天夜里,李孟羲便已想好了如何改进蒸馏器。

        李孟羲在地上画着,画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圆缸似的器皿,器皿很奇怪,一头连着壶嘴,在圆缸缸体上,如同刺猬一样,支愣着好多长棍。

        长棍插入到缸上,这些长棍,能通里外,便是散热的关键。

        李孟羲给两个匠人讲解着,“用铜,两头砸成长薄片,而后,插于陶器之上,使陶器中铜片与陶器外铜片,两下相连。

        我只疑一处,”李孟羲抬头看向年老的那个匠人,问到,“陶土和铜相合,能不能做的严实,使不漏水且不漏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