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观刈麦,为刘玄德生平仅见之雄诗,诗写完,刘备来来回回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边看吟哦,直读的心潮澎湃。

        其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这一句,刘备以为,诗是李孟羲杜撰的那个老师写到。

        并因此理所当然的认为,李孟羲的老师本也是一介小吏,只因看不惯官府倾轧百姓,愤而辞官。

        而后隐入深山巨谷之中,隐姓埋名,著书立学,然后又收了李孟羲为徒,传下学问。

        刘备问,是否如此。

        李孟羲讶然,然后神色古代的否认此事。

        这怎么能承认呢。

        并不存在的老师越神秘越好。

        不然,今承认老师吏禄三百石,后边还有别的诗写到俸禄啥的,岂不别的诗就不能用了。

        诗词歌赋说来的确是重要财富,哪怕啥也不会,就靠剽窃古人,还真能混个不错的身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