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屯田基地的重要准备事项,农具筹集一项,张飞派人各处收购农具,已持续十几天,农具源源不断的拉回来。

        炊具一项,窑场人力充沛,活干的如火如荼,窑暂时还在搭,这边挖泥淘泥的就有一百多十人,二十多个青壮挥汗如雨在泥坑里刨泥,更有十几个人担着担子把一担担黄泥担上去,由另一些专门负责处理黄泥的人手,开始用淘洗。

        再五十来人,把老陶匠家门前的地儿占的满满当当,从黄巾流民中招募的熟手陶匠们,以门木板为工作台,在门板上,拿泥捏出陶具的形状。

        陶具有一个模糊的标准,就是,容积较小,不能做那么大。

        窑虽然没搭好,但按李孟羲到处转悠时的观察,陶具泥胚的产量一天一人不管其他,只负责捏泥胚,大概一人一天能捏三十个不止。

        也就是,五十多个熟手陶匠,在有其他人帮着挖泥淘泥的情况下,五十多个陶匠,一天可做泥胚一千多个,放都没地方放,老陶匠家太小了。

        被迫,跟村子沟通了,占用他们的打谷场,把做好的陶器泥胚先放在那里,待窑建好了之后,再把泥胚一车车拉过去。

        老陶匠很担心下雨,说一下雨全淋毁了。

        李孟羲抬头看天,他也不懂天象,更不懂气候,也不知何时会下雨。

        既然如此,那就,加快速度把窑垒好,如果当天做的泥胚,当天就送窑里烧了,就不至于泥胚放在打谷场被暴雨淋成一堆烂泥。

        因为天气难料,李孟羲又去催搭窑的进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