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离开阳谷县栢湖村屯田所时,在马背上回看整个屯田基地,那一个个圆圆的茅草屋,在树枝扎成的寨墙,突然间,让李孟羲联想起历史课本上关于半坡原始人生活画面的插图了。

        现在屯丁们跟原始人何其的像,都是草屋,树枝篱墙,炊具不见铁,也都是陶器。

        生产方式,屯丁也是畜牡为主,养鸡鸭鹅羊鹅才能见收获,垦田一时半会儿,根本不能有任何收获。

        屯丁们的生活方式,也跟原始人极像,各处采集,采集点树枝,麦秸,干草,猪草,能喂羊的草之类的。

        在封建时代,愣是按原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了,也就是说,这些安置下来的屯丁,生活水平跟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差了一个时代。

        屯所七十二处,大同小异,只看完阳谷县七处屯所,就花了三天时间,后边的,李孟羲不想去看了。

        一通看过来,得多久,尽花时间了。

        打道回涿州。

        总之,屯田之事,处处妥当,令人无比心安和有底气。

        说起来,屯田从一个概念,到有成熟和完善的流程,还真不是李孟羲一个人的功劳。

        就比如,让流民养些鸡鸭的主意,就是刘玄德提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