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知道我以前的风评。”冯智彧耸了耸肩。

        取字这个事儿的确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只不过冯智彧有点儿不太一样,他算是被耽搁了。

        “小时候我总是四处乱跑,我父亲那时候觉得我没个正形所以心心念念的想给我说一门亲事让安定下来,不过结果您也看到了。”

        “和赵郡李氏的联姻失败之后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现在我身在长安,我父亲他远在岭南,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为了我成亲的事情,那会儿哪有空儿去管这些?”

        “所以一来二去的这事儿就一直被放到了现在。”

        “再怎么说冠字也是一件大事儿,我不可能不通知我父亲吧?”

        冯智彧说的倒是有理有据的,不过这也是正常的。

        冠字这事儿是很麻烦的,并不是就取个字就完事儿了。

        冠礼是起源于周代的,是人生四礼中最先举办的那个。《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礼仪的起点。

        在这个时代冠字就相当于是成人礼了,字和名一样往往是带有特殊含义的,比如好的寓意或者期望,而取字这事儿最好是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

        就现在来说,比如孔颖达,比如李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