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手中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更别说人不同时间也不同了。

        曲辕犁这东西是冯智彧先拿出来的,虽然他极力主张老丈人把这件事揽下来,但李世民还是如实的把真实情况说了出去。

        因此,冯智彧的声望再次水涨船高了。

        五姓七望见此自然是不甘示弱,曲辕犁很简单,简单到基本上是看一眼就能做,所以五姓七望的铺子里也很快就出现了曲辕犁,价格还比朝廷出售的要便宜很多。

        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能够收割到百姓的好感度。

        百姓们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刻板印象当中,他们对冯智彧抱有好感,但对五姓七望却报以恶感。

        这是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形成的,而不是一瞬之间就成型的。

        蝗灾初现苗头的时候是岭南冯氏率先带着四十万石的粮食进京赈灾的,而相比之下五姓七望所做的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太高粮价。

        印象的种子在这里就种下了,而真正的生根发芽还是后来的事情。

        岭南冯氏在后来的勒石记功中没有捐一粒粮食,但百姓们依旧对他们报以好感,因为任谁都知道四十万石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

        别说是实力上不如五姓七望的岭南冯氏了,恐怕就算是五姓七望中的某一家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后都空了。

        而五姓七望在勒石记功的计策下不得已捐出了大量的粮食,但是这并没有收割到百姓们的好感,反而是让恶感更加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