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不止是店铺的事要忙,她的新书印刷也得自己盯着。

        不过印刷工具都在后院,一部分伙计也住在后院里,倒是方便她更近。

        “阿拂这次打算印多少本?”宁思简跟着她进了专门辟作工坊的屋子里,看着周围忙碌的人问道。

        “我手里银子也不多,虽是自家出书,这纸选的也是好纸,再加上里面还有插画,能印的批量也不是很大。”

        她也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第一本书她还是想打出知名度来,说句实话除了内容新颖之外,她并无太大优势。所以只能在包装上着手,用的都是顶好的纸。这年头没什么打击盗版的意识,唯一能取胜的只能靠精美的设计,因此她还特意在书页右下角的页码处印上一朵小浮云,既美观又能算作标记。

        “也好,求质不求量。”宁思简的想法倒是与她不谋而合。

        “对了,表哥我这还有一个大忙得请你帮忙。”她眨眨眼。

        之后十多天宁思简每天都来送饭,等正式竣工那天也到了七月初。

        眼前的书坊从外面看来没什么变化,连那块“闻香斋”的匾额都没有换。可只要踏入门内,就能看出明显的差距,从正门进去,左手边是看书区,一排排桌椅井然有序,为了坐得舒服,每一张椅子上还配了淡青色的坐垫。右边是书架区,她叫人理了理。现下共有四个大书架,每一个书架前都成列着一块牌子,从门边往里依次是“经史子集”、“诗书文作”、“天工农事”以及最里面的“杂书区”。

        其中第一类是最多的,毕竟再这样一个文风盛行的朝代,科举不知是多少人的出路。因为她对这些不太了解,还是宁思简特意请了两位学问不错的学子过来跟他一起整理,之后又按四书五经细分,同样放上了小木牌,便于查找。

        第二类主要就是一些名人的诗书文选,还包括一些游记之类的,种类也不少,不过质量良莠不齐,江拂无法,只得按书籍首字母来排序。她要出的书就是在这一类里面,还特意找了个最显眼的位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