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蝉鸣喧嚣,像是在抗议这个炎热的夏天。

        素年吃完一只雪糕,将棍子扔进垃圾桶,属于她的午休时间结束了。素年回到了门店。

        店里来了个很有气质的老太太,大概六十多岁,她满头花白的头发,穿着一件很有档次的丝绸短袖。脖子上挂着一串大珍珠,每一颗都浑圆透亮。

        店长小乔姐、店员梅芳姐、芬娜姐全围上去了,小乔姐给老太太设计妆容,梅芳姐端来了柠檬水,还把风扇挪了过去,分娜姐没抢着什么活,便在把各类的化妆品都准备一些,候在边上。

        素年对此见怪不怪了。在她来的三个礼拜里,经常能看见这样的事情。这个年代,化妆理念还没有完全普及,会天天化妆的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而上了年纪的女性里,只有几个别家境好的老太太。才会过来,从容体面地询问产品,并要求柜姐,帮忙设计一下妆容。

        这样的顾客出手也大方,买东西都是几套几套的。所以小乔姐她们几个巴不得全围上去。

        素年想到了昨天下午,有一个穿着朴素的阿姨进来,想买一只口红送给她女儿做结婚礼物。小乔姐她们几个推来推去。都懒得接待人家。

        素年原本还是学习观摩阶段,还没有“资格”给顾客推销。昨天她见阿姨实在尴尬,主动上去说:“阿姨,你好。您女儿喜欢什么色号呢?我拿样品给您看看。”

        阿姨磕磕巴巴地说:“我也不太懂,你选个卖的好的颜色给我吧。”

        素年想了想说:“阿姨,要是方便的话,您把您女儿带来咱们店里试试吧。每个人嘴唇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这只口红是在我身上好看,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您这样盲买,不是一个好办法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