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英国为了反击荷兰,而通过了《与葡萄牙关系法》,来恶心荷兰,威廉四世虽然不想对英逞强,但是有时候国民大情绪,不是你调动后,就可以轻易平息的,如果不管不顾,那么最后反噬自身的统治。

        荷兰政府在当前的情况下,尽管知道再次反击英国,会伤害到英国跟荷兰本已经不少矛盾重重的关系,但是这时候倒是顾不得那么多了,而威廉四世也有自己的一套计划。

        因此,当托尔贝克首相等请示威廉四世是否反击的时候,威廉四世最终同意了。

        1866年7月27日,31岁的荷兰政府驻普鲁士王国大使尼古拉斯.皮尔森跟30岁的新任驻普大使韦泽曼进行交接,尼古拉斯.皮尔斯被调回阿姆斯特丹成为新任外交部第三副部长。

        在外交部地位仅次于外交大臣海斯贝特冯、外交部次大臣维纳斯、外交部第二副大臣杰里.亨特。

        而随着尼古拉斯.皮尔斯的成为第三副大臣。

        因此海斯贝特.冯领导的外交部正式进行改革了

        维纳斯负责辅助海斯贝特冯统管全局的同时,兼职负责非洲事务;杰里.亨特负责美洲和远东事务;尼古拉斯.皮尔森则负责欧洲事务以及近东事务。

        随着这三位副大臣的事物落实下来,职责分明,于是荷兰的外交部行事风格更加的清晰了,效率也更高了。

        1866年7月29日,尼古拉斯.皮尔斯正是以外交部副大臣的名义,再次访问柏林,与此同时,他还是威廉四世的特使身份。

        新人驻普大使韦泽曼全程陪同,在柏林访问中,他接受了普鲁士的报纸采访,并且受到了俾斯麦和威廉一世接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