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分支线 >
        第一个是机箱厂从校办厂完全剥离出来,和线缆厂之间脱离模糊的无边界关系,改制成为校办厂,一纳米,孙一阳,三家合资的独立企业。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在电缆厂和合资厂之间建立了一条安全的防火墙,以后就算电缆厂再赔钱,也和合资厂没有任何关系。

        最多的也就是校办厂能从合资厂里面分到应得的红利,拿这钱去补贴电缆厂;要么就是卖掉合资厂的股份,用这钱去救电缆厂。

        之所以要用‘救’这个字,在赵长安看来,内地的电缆厂想要和沿海的民营电缆厂竞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像他在前一世从刘奕辉那里听到的一些比较阴暗的标书竞争,人家是钱,女人,黄金名表宝石,陪吃陪喝陪嫖,一百八十万的竞标价,敢开标之前拿着三四十万去砸钱。

        这样的事情,在国有,集体,校办企业里面,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一纳米和孙一阳从合资厂撤资,两人的资金由机箱风扇来抵偿,同时保证之前和合资厂签订的机箱采购合约继续有效。

        这个事情郭成松和严树铭商量了以后,报到郁原明和任述之那里。

        又经过他们四个一番合击,如果这一百五十万资金用机箱风扇做抵偿,事实上校办厂只要拿出来不到一百万的资金就能生产出来这价值一百五十万的机箱。

        只此一项,校办厂就等于从赵长安和孙一阳手里空手套白狼的套了五十万,而且在以后生产的机箱风扇利润,也不需要和赵长安,孙一阳分钱,一年下来又是三四十万的资金。

        郁原明,郭成松他们很快就同意,并且在去郑市参加赵长安师兄金广仁的拜师仪式之前,就完成了一切的变更手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