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大堂内,沉忆辰坐在首位望着屋内数位阁臣,从“首秉国钧”在制度上面确定首辅权威之后,内阁就愈发等级森严起来,相信很快就会演变出次辅、群辅论资排辈。

        “诸位中堂,想必已经知道我召开内阁会议的原因,蒙古鞑虏那边出现了内战,阿剌知院联合也先胞弟伯颜帖木儿,以及喀喇沁部的孛来,借助建州女真三卫归顺的时机叛乱。”

        “据边关夜不收传来的情报,这场叛乱规模很大鞑虏死伤惨重,甚至也先都存在丧命的可能性。”

        “常言道此消彼长,蒙古汗国的内战给了我大明介入的机会,这次邀约诸位中堂前来议事,就是商讨是否提前挥师北伐!”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沉忆辰明显加重了语气,有着一股抑制不住的激动情绪。

        挥师北伐是沉忆辰一直以来的梦想,大丈夫掌权天下没有谁不想重现汉唐荣光,做到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

        奈何北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单大明开国的明太祖、明太宗两代帝王,就足足组织了多达十八次北伐,其中还有许多次是亲征!

        乃至于到了正统朝时期,明英宗朱祁镇终其一生的期望,也是如同历代先帝那样挥师北伐,达成光昭祖宗四圣之业的成就。

        结果土木堡一战翻车,被扣上一顶“明堡宗”的头衔狠狠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面。还导致了大明继任的历代皇帝投鼠忌器,不敢再轻易妄言北伐!

        挥师北伐需要动用的资源太多,塞外孤军作战的风险太高,并且按照历史经验大概率劳民伤财后还没有任何收益,主导着会遭受到各方指责攻讦。

        贵为大明天子,都选择了绥靖退缩,沉忆辰一个区区臣子,有何资本随意开启北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