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清流的存在,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错误的是把他们“风闻奏事”权力给滥用,并且更为高层的重臣改变了他们的初心,变成了一把攻击政敌的利刃。

        现如今翰林掌院倪谦的肺腑之言,唤醒了科道言官们心中那属于文人的真正气节风骨,读书人毕生追求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如同长舌妇一般躲在背后搬弄是非!

        六科、都察院、翰林院一封封同意外派的请愿书,让沉忆辰本来面临“千夫所指”的局面,瞬间出现了反转。文官集团何文渊、乐恽等高层,听到消息后更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沉忆辰真的有通天之能吗,连朝堂最为偏激固执的言官清流群体都能说服?

        但当他们得知是翰林掌院倪谦,亲自前往六科廊劝说之后,一众文官高层瞬间檐口无言。

        倪谦为官数十载,从翰林院庶吉士一步步走到了掌院的位置,是个怎样的为人官场基本上都清楚。他愿意出面帮衬,定然不可能是被沉忆辰用利益收买,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倪谦相信考成法跟京官外派,属于良法善政。

        “倪谦在翰林院修书真是修成老湖涂了,怎会被沉忆辰这套公仆的歪理邪说给诓骗?”

        通政使乐恽简直急不可待,眼看着沉忆辰就将成为众失之的,结果倪谦这一出面把弹劾中坚言官清流给“劝降”了,没有了这群喷子冲锋陷阵,单单靠着绯袍重臣怎么去弹劾。

        毕竟身居高位,做事情说好听点得讲究体面,说难听点得留点后路,怎么可能豁出去攻讦?

        望着乐恽着急的模样,刑部尚书俞士悦脸色同样凝重,他附和道:“别忘了当年沉忆辰可是被倪谦举荐参与经延,若不是得罪王振外派山东治水,可能早就已经成为帝王师。”

        “他们两个的关系,远不止外界看到的那么平澹,说不定早就已经背后达成合作协议!”

        听到俞士悦的话语,倒是勾起了乐恽当年的一些记忆,当即怒骂道:“哼,没想到倪谦也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