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一次征伐西域,还得追朔到太祖时期的宋国公冯胜西征,没想到本公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一幕场景。”

        成国公朱勇站在城墙上面,望着远去的大明兵马,心中可谓是感慨万千。没有人想到,看似不可能的西征壮举,能在沉忆辰的手中达成。

        哪怕仅仅只有五万兵马,哪怕满朝文武绝大多数人选择不看好,依旧磨灭不了这项征伐的伟大,朱勇以有沉忆辰这么一个儿子而自豪!

        “忠国公这次西征面临的难度,可能还会超过太祖时期冯胜西征,也先在西蒙古诸部以及关西七卫遭受攻伐的时候,定然不会选择袖手旁观。”

        沉忆辰脸上的神情却有些凝重,原因在于他非常清楚忠国公石亨西征要面临的困难。

        明朝河西走廊在正统朝时期,哪怕经历过土木堡一战的失败,依旧不能算完全丢失,毕竟甘肃卫依旧属于九边重镇之一,只不过丧失了更西北部分的领土实控权。

        另外关西七卫名义上是明朝的卫所,实际上就跟兀良哈三卫性质差不多,仅为当地土着接受册封的羁縻卫所。明朝强大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听话,衰弱时期就听调不听宣,甚至干脆就选择造反。

        关西七卫中最重要的哈密卫,实则在正统十二年就被蒙古瓦剌部完全控制,在京师守卫战中还担当了一把仆从军。忠国公石亨西征这一路,迎接他的并不是接受大明册封的藩邦兵马,相反是敌军!

        “是啊,太祖时期宋国公冯正西征,大明整体上处于进攻态势,牵制住了北元主力兵马。现如今忠国公石亨属于一支孤军,整个大明没有办法给他提供任何战略支援,能坚持到哪一步,就只有看天意了。”

        之所以会出现西征这种军国大事,仅有沉忆辰跟朱勇两人送行的场景,战略上的劣势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满朝文武大多意识到石亨会面临的困境,一些阴谋论者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沉忆辰表面宽宏大度放一马,实际上联合皇帝演了一出双黄,让宫变叛军跟石氏宗族去送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