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堂内的其他几名阅卷官,突然被周叙这声大吼给吓了一跳。

        特别王一宁年纪也大了,大半夜的经不起这种咋呼,捂着胸口缓了好半天,才把这口气给捋顺了。

        “功叙兄,到底是何等文章能让你如此激动?”

        “文通兄你看看,这篇文章属实精彩。全文立意高深、气势舒达,特别破题紧扣住中庸之道,与其他文章思路截然不同。”

        “写这篇文章的考子,可谓大才啊。”

        听着周叙的称赞,王一宁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身为同僚他知道对方是几十年的老学究了,轻易不会给某位考生下这种评语,所以此文必然有过人之处。

        “那老夫也来品鉴一下功叙兄口中的奇文。”

        王一宁接过这篇试卷,看了几眼之后就忍不住点头,确实如同周叙所说的那样,此文写的非常不错,有问鼎解元的资格。

        “功叙兄眼光独到,只是不知此文是哪位考生所书?”

        提前与主考官混熟脸拉关系的做法,并不是只有沈忆宸一人所为。几乎有点家世背景的考生,或者才气扬名的士子,都会有类似的举动。

        顺天府很多才子文人,在乡试之前都会主动把自己所写文章,递与主考官或者其他翰林学士们评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