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臣认同沈修撰建议。”

        外戚会昌伯孙总、文勋靖远伯王骥,甚至就连跟沈忆宸有过“间隙”的永康侯徐安,都集体出列附议成国公朱勇的进言。

        勋戚集团不站队则已,一站队可谓朝野振动!

        就连始终保持看戏心态的王振,脸上表情都变了,沈忆宸在勋戚集团里面的影响力,有些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种局面,单靠成国公朱勇绝对无法引领,必须得沈忆宸自己有本事才行。

        事实上就如同王振所想的那样,诸如英国公张辅这样的顶级勋戚,愿意旗帜鲜明力撑沈忆宸,在于威震瓦刺使者的表现,让勋戚们感到很满意!

        不过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如此表态。真正引发整个勋戚集团力挺的根本原因,是沈忆宸对于军队将士的重视,这可谓武将勋戚的立身之本!

        大明仁宣两朝虽然也有过出征,但整体上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可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才重振武功。

        承平日久,导致武人地位不断下降。再加上各种二代、三代子孙袭爵,勋戚集团整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没有了明成祖时期的登峰造极。

        如今武勋们迫切需要赫赫战功来重掌权势,麓川之战、东南平乱、乃至四征蒙古的主战派,都是整个勋戚集团在造势站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