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此子成长速度,有些出乎意料了。”

        听到皇帝朱祁镇邀请沈忆宸御驾随行,吏部尚书王直朝着身旁的礼部尚书胡濙,开口说了一句。

        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朝廷部院大臣而言,自然不可能像国子监年轻学子那般一惊一乍的。

        提出学术主张没什么,这年头想要开宗立派的多了,但真正传播开来让世人信服的又有几人?

        沈忆宸今日这番言论,别说是让人信服了,恐怕日后京师年轻文人领袖的头衔都不保。如此离经叛道挑战理学,让自己站在了大明儒学道统的对立面,也不知怎么想的。

        年轻人意气风发也得有个度,过犹不及!

        本来这种“学术圈”的辩经纷争,王直等文官重臣也没太当回事。毕竟现在是大明正统朝,而不是明末党争时期的群魔乱舞,各种学派比谁嗓门大来影响朝政。

        但是朱祁镇表现出的态度,却让他们不由重视起来。一旦沈忆宸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就不再是“学术圈”里面的小打小闹了,将真正有影响到朝堂走向的能力。

        可能这是事先谁也没有想到的局面,沈忆宸这个临时邀请来的国子监讲师,步步为营将戴上真正帝王师的桂冠!

        “能如何?该做的都做了,此子挡得了一时,挡不住一世。”

        胡濙淡淡的回了一句,语气波澜不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