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你是说阿剌知院?”

        李贤深受“沉学”经世致用的观念影响,不再像以往朝廷文官那样眼界只放在大明腹地,对于边疆蛮夷的局势一无所知。

        当沉忆辰说出转移“内部矛盾”四字,李贤就立马意识到蒙古汗国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便是传言中正在一步步与也先走向决裂的阿剌知院。

        “没错,正是阿剌知院!”

        沉忆辰点了点头,从漠南蒙古班师回朝之后,他一直通过定襄伯郭登跟辽东都司,关注着蒙古汗国内部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寻到内部瓦解的可趁之机。

        早在前任皇太子朱见济薨逝前夕,沉忆辰就与兵部尚书于谦还有仪铭三人,发生过一场激烈的辩论。那便是从定襄伯郭登那里得到军情奏报,天圣汗也先毒杀了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双方产生了巨大的间隙,整个蒙古汗国都存在分崩离析的可能。

        当时的沉忆辰嗅到了插手的时机,立马联合兵部三尚书议事,打算利用鞑靼部勐可的蒙古大汗招牌,去出兵策反阿剌知院,

        毕竟蒙古曾经是一个辉煌的帝国,朱元章、朱棣等等一众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没有能完成对其的彻底征服。甚至更往前朝说,强汉盛唐灭匈奴突厥,也是靠着内外兼施分化敌国,最终才完成了征服扩张。

        想要彻底征服蒙古这个游牧民族,使其分裂逐个击破,是成功率最高,也是伤亡最小的一个方案。

        只不过当时沉忆辰的想法,遭受到了仪铭的强烈反对,麓川那便靖远伯王骥的战役还没有结束,《宗藩条例》颁布引发的大明诸藩抗议没有平息,就这么贸然挑起跟蒙古的战火风险太大。

        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双线作战的操作,差点没导致大明亡国,景泰朝的国力跟财富,远远没有恢复正统朝时期,接受了仁宣盛世“遗产”的程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