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望着沉忆辰久久没有出声,他知道靖远伯王骥这封信函与其说是老友之间的私信,不如说是期望自己帮忙去劝说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同意军户移民。

        并且靖远伯王骥把游说的突破口,放在了内阁首辅沉忆辰身上。

        毕竟他常年以文官掌武事,十分清楚西南土司平叛战争的困难跟艰辛。另外麓川战争能打到现在,是沉忆辰力排众议定下了永镇一方的战略,才得以获得先帝的首肯。

        沉忆辰是成国公朱勇的儿子,让他去开这个口,比靖远伯王骥直接上疏朝廷屯边成功几率要大得多。

        “向北,麓川不能成为大明的无法治愈的伤口,这次要是靖远伯永镇一方都无法解决,那日后恐非王土!”

        沉默许久,成国公朱勇终究还是决定帮老友王骥说出这番话,五军都督府虽然可以决定屯田调动军户,但事实上这种规模的“移民”,没有整个大明朝堂的倾国之力配合,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安南已经丢了,麓川乃至于云南,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安南,这是大明前期武将勋戚达成的共识。

        丢土之责,千古骂名!

        “公爷,麓川绝对不会成为大明的创伤,同样再也不会有下一次的麓川征伐!”

        沉忆辰目光坚定的回了一句,靖远伯王骥的征伐是自己一手推动的,就得负责到底。

        其实抛开什么“殖民”论调,自古开疆拓土的战争就注定伴随着血腥跟屠杀。大明永乐帝期间派前任成国公朱能跟英国公张辅征伐安南,史书上面有明确统计的斩首人数就高达六万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