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鞑虏的反击作战,于谦其实心中一直有着预桉,只不过之前大明处于极端劣势的处境,压根无力对蒙古铁骑进行反攻。

        哪怕到了现在,都不是于谦认为的最好时机。

        可很多时候富贵险中求,武清伯石亨的那句话说的没错,往往出其不意,才能打鞑虏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放任鞑虏携带着俘掠而来的人口跟财富回到漠北,那事实上双方实力还是处于此消彼长中,大明九边将烽火连天,从此战事不断。

        福建的农民起义、川贵的瑶民起义,已经分别被沉忆辰跟王骥镇压了下去。但只要军费支出降不下来,苛捐杂税就会永远的继续下去,最终大明会逐渐的衰落下去,再也无力对鞑虏形成战略上的优势。

        某种意义上来说,于谦看到了历史进程,土木堡一战之后大明转攻为守,剩余的接近两百年国祚中,再也没有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伐。

        深深陷入了不断的内耗之中,知道辽东女真的崛起,给了大明致命一击!

        “蒙古太师也先裹挟太上皇叩关未果后,发现自己浪费了大量攻打京师的好时机,于是在没有攻陷大同、宣府两镇的前提下,仅仅是越过了紫荆关就兵临京师。”

        “虽然大同宣府两镇在前期战争中伤亡惨重,但主将郭登跟杨洪俱是当世名将,稳住了军心并且还从周边甘肃、山西两地征召了卫所军进行补充,如今有了一战之力。”

        “另外辽东方面本官早已派出信使,命辽东总兵曹义整顿兵马,挥师南下截断鞑虏大军北撤的退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