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景泰帝朱祁玉看着群臣上疏脸色异常难看,特别是当于谦的名字跃然于纸上的时候,实在忍不住的朝着身旁成敬委屈道。

        “朕待大司马不薄,提升他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兵马,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他还要在此份奏章上署名?”

        朱祁玉想不明白为什么,至少在他的心中,于谦已然成为自己的股肱之臣,荣华富贵皆为自己赏赐,结果却想着迎太上皇回京。

        “陛下,大司马为人刚正不阿,他想要迎太上皇回来,可能仅仅是不想大明颜面受损吧。”

        成敬帮着解释了一句,他相信于谦的为人,绝对不会为了权势利益才去署名。

        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上看,太上皇长久落在鞑虏手中,对于大明的威望跟士气是个沉重打击,总得想办法迎接回来。

        “那宁阳侯陈懋又为何选择这时上疏,携大军之威逼宫吗?”

        就如同当初沉忆辰率领的驰援军,是京师兵马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会对朝廷跟皇室造成威胁一样。

        现在宁阳侯陈懋率领的南征军主力十万余人,同样是整个大明最强盛的兵马,就算京师守军经历过这一场保卫战的磨砺,恐怕也不是麓川百战之师的对手。

        陈懋选择在这个时候上疏,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动机,特别是身为帝王,当时时刻刻保持一份应有的猜忌。

        “这个……奴婢倒是有些耳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