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听到商辂谈及麓川,沉忆辰就没有开始那么澹定了,立马起身接过这一封云南布政司的公文。

        正统十三年靖远伯王骥提督军务,都督宫聚为总兵,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伐,甚至后续还征调了北方宁夏边军。

        算上各类辅兵跟民夫,以及敕令的木邦、缅甸、南甸、千崖、陇川等宣慰使,用倾国之力来形容毫不夸张,本打算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麓川这个顽疾。

        结果万万没想到,经历了最初的势如破竹之后,思机法率领土司兵马退入缅北深山老林之中,气候跟后勤因素对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跟压力。

        再加上北方出现了土木堡之变,南征军被太后跟于谦谕令尽快驰援京师,无奈之下靖远伯王骥只能跟当地部族盟约,立石以金沙江为界线,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但问题是麓川付出了几代首领性命,被打成狗后都各种反复横跳,现在盟约顶个屁用。很快当地土司部落,就拥立思任法之子思禄再次举起叛旗,占据了大明孟养宣慰司。

        单独占据孟养宣慰司,其实大明是能接受的,毕竟盟约实质就是明朝退出缅北地区,并放弃实际控制权,来换取暂时的和平。

        不过趁病要命的道理,土司南蛮经历过这么多年儒家教化,也是学了过去。

        这不看着大明迅速崩坏衰落,就与缅甸阿瓦王朝眉来眼去,得到了对方的支援。并且由于战争的失利,让大明在西南土司心中威望大减,各地部族纷纷蠢蠢欲动起来。

        云南布政使强调,如果大明再不派重兵进行征讨镇压,恐怕现在的麓川孟养之地,就会成为大明第二个安南。

        事实在历史上,由于明军从缅北的退出,那块地盘后来被缅甸东吁王朝侵占,从此再也没有回归大明的版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