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发生夺门之变这样的皇权斗争时刻,遥远的漠北蒙古同样出现了腥风血雨,瓦剌首领也先召开了蒙古诸部会盟,正式向全蒙古宣布自己继承大汗之位,否定了黄金家族传承数百年的法统。

        虽然脱脱不花傀儡大汗出身,能力非常中庸还向大明俯首称臣,让许多蒙古部族给视为耻辱。但是成吉思汗曾经给蒙古人带来了无上荣光,其后人继承大汗法统已成为草原共识。

        不管也先如何解释,自己并没有弑君以下犯上,脱脱不花是死在了胞弟阿噶巴尔济手中。可这种说词忽悠下三岁小孩可以,也先称汗意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怎么可能让蒙古诸部贵族信服?

        摆明了你这老小子是大逆不道之辈,企图谋朝篡位才有了脱脱不花身死的经过,怎么有脸说出是为大汗复仇才起兵攻打鞑靼部的?

        更为重要的是,明朝方面传来了诏书,宣布皇太子勐可即将要返回鞑靼部继承汗位。黄金家族血脉都还没有绝嗣,哪轮得到你担当什么大元天圣可汗,也配?

        当然无论怎么心中不满,脖子也硬不过钢刀,也先当众斩杀了几个“出言不逊”的蒙古贵族后,剩下的各部族首领立马领悟了后世一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于是乎在强权的压迫之下,蒙古诸部贵族与也先共同祭拜长生天,宣布新一代的蒙古天圣可汗即位,同时也意味着从成吉思汗到元顺帝一系,正统大元乃至于蒙古君王的传承“旁落”。

        哪怕也先依旧打着大元的名号,实则连北元的法统都已经丢失,广袤的草原上再无“大哉乾元”的传承,只剩下了蒙古可汗。

        本来也先登上汗位,就是靠着兵马多、拳头硬这两点达成的,引发了大部分蒙古诸部贵族的不满。让他在土木堡一战中达成的声望崩塌,面临跟脱脱不花俯首称臣后,大汗威严扫地一样的局面。

        理论上藏有隐患的可能下,按照也先之前的雄才大略,应该会很敏锐的察觉并且想办法消除。结果不知道是被汗位冲昏了头脑,还是被权势给膨胀了野心,他在称汗之后连出昏招。

        早在攻打鞑靼部之前,也先就与阿剌知院达成了协议,称汗之后把太师之位授予对方,作为忠诚跟出生入死多年的奖赏。

        可是瓦剌一部的崛起,早在也先父亲脱欢在位之时,靠的就是蒙古太师带来的权威跟尊荣。可能没有谁比也先更加清楚,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跟潜力,哪怕阿剌知院一直忠心耿耿陪伴左右,他也不放心把太师之位拱手让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