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蒙古骑兵的逃亡,是在沉忆辰的预料之中,毕竟毫无准备情况下遭遇伏击,没有几支兵马能扛得住铁骑冲锋,还能整体保持阵型且战且退。

        果断留下一支殿后的部队,护住大部分主力安全撤离,才是一名统帅危机时刻应该做的决策。

        不过从断后兵马的着装跟执行力来看,沉忆辰确实没想到博罗纳哈勒会留下瓦剌部精锐壮士断腕。按照草原游牧部落的秉性,遇到危险定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先保全自己部落的有生力量才是正理,博罗纳哈勒却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

        但恰恰只有留下瓦剌精锐,才能用性命拖住明军冲锋的步伐,让蒙古诸部仆从军来断后绝对是一触即溃。或者更为直白点说,他们能不能组织起队列都成问题,根本就无法对大明骑兵追击造成阻碍。

        “长生天的子孙们,拿出你们的勇武跟血性来,为了大汗,为了瓦剌,为了大元,给我拦下这批明国蛮子!”

        阿木尔看着博罗纳哈勒的身影远去,转身朝着瓦剌部两万战兵声嘶力竭的呼喊着,他必须要拖延足够的时间,给另外三万友军赢得喘息的时间。

        这样哪怕就是最终力有不逮被突破,至少博罗纳哈勒率领的蒙古诸部兵马,可以身披战甲列好队形,正面与明军在草原上来一场交锋。

        阿木尔相信只要不是遭遇到这样的突袭,三万蒙古人靠着骑射可以吊打双倍数量的明军,当年大元便是凭借着充沛武德纵横万里,占领从朝鲜到帕米尔的无尽领土。

        如今在伟大的天圣汗统帅下,度过难关就能再度攻陷明国京师,重复当初大元的荣光!

        不得不说也先至少在瓦剌部将士心中,有着堪称神明一样的敬仰,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不惜一死。可能在这种背水一战的绝境刺激下,两万瓦剌精锐战兵确实爆发出了全部潜力,硬是凭借着血肉之躯减缓了明军的冲锋速度。

        当然,这里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沉忆辰占据优势是靠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以及敌明我暗掌控战略主动。事实上他率领的兵马还要低于敌军,哪怕现在胜券在握,实则也仅仅是三万人打两万瓦剌精锐,人数相差并不是很夸张。

        别说是两万个奋勇抵挡的人,就算是两万头四散逃串的猪,想要瞬间清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