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不是这些!你能来,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只不过,你家不在辽南市,这大年初一就来专门给我这个孤老太太拜年,你父母会不会有意见啊?”张母给刘浮生倒了一杯水,仿佛叹息般问道。

        刘浮生笑道:“大娘,你想多了,年三十我陪着家里人一起过的,当初是你劝张茂才自首,后来他还帮了我不小的忙,而且,我也答应过他,会好好照顾你的,于公于私,我都应该过来看看!”

        “小刘警官有心了……哦不对,现在我应该称呼你,刘县长了吧?”张母欣慰的点头笑道。

        她虽然很少出门,但对时事的敏感度,却比普通人都要高得多。即便刘浮生没有说他当县长的事情,她也从电视和报纸新闻上看到了秀山县的新闻。

        刘浮生摇头笑道:“县长也好,警察也好,这些都不重要。在大娘面前,我就是小刘。”

        “这很重要。”张母笑道:“当公差,维护的是一方平安,当县令,却是造福治下百姓。一个抓小事,一个是抓大事。你高升了,这责任自然也就重了。客气话,我也就不和你说了,我知道你来除了看我,也还有别的事,索性我就先说了吧……我那个国外的弟弟,来秀山投资的事情,八成是不行了。”

        “哦?”刘浮生挑了挑眉毛。

        这件事,确实是他来张母这里拜年的目的之一。

        对于秀山县的发展,他有着许多的规划,想要让秀山县脱贫,就必须要引进外来投资,建设秀山县。

        虽然鲍家以及考察团的那些商户,乃至于秀山年货大集造成的影响力已经不小,但却远远达不到脱贫甚至振兴的目的。

        张母那个在海外的弟弟,也就是号称“翡翠之王”的吕老先生,才是振兴秀山县的主力军!除了雄厚的财力之外,吕老先生在国内外的威望和影响力,以及多方的渠道,绝对是秀山县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

        可现在,张母却说,八成是不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