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正道屠龙 >
        “还好机缘巧合,你遇到了木之源力,并且得到了它,否则,再过几天本宝宝非挂了不可……”

        “等等,你不是说我之前的源力是你造出来的吗?那你为什么不再自己造点呢?怎么会……怎么会就那么自己挂了呢?”钟林心念一动竟和那个声音对起话来。

        “就像是你的骨髓可以造血一样,但是如果血液都流光了,那么骨髓会怎么样?”

        “声音”翻着白眼对钟林说道,没错,就是翻着白眼,此刻钟林竟然感觉到脑海里有一个小人儿正在向他翻着白眼!这种感觉居然如此的清晰!

        “那你以前为什么没有出来过?我的意思是说以前怎么没‘听’你和我说过话?”

        钟林有些好奇,他此刻已经有些许的明白了,那就是现在和自己对话的应该是自己生命体里的某种“东西”,并且早就存在,确切地说应该是在自己发现自己具有“源力”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就是因为有了它,自己才有了源力,更重要的也是他更吃惊的是它能读懂自己的心思。

        “这个……,那是因为本宝宝之前还没有那么强大,是……,是你吸收了木之源力以后,本宝宝才能和你的意识进行对话的,好啦好啦,其实本宝宝还是……,还是觉得你是一个很不错的主人啦!至少你的运气超级的好……”小人儿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他刚刚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甚至说了“不想要钟林这个主人了”的话。

        小人儿连忙转移话题地说道“要说主人的运气确实是一级棒,你知道张中是谁吗?”

        在得到钟林否定的“回答”以后,小人儿明显的兴奋了起来,说道“那本宝宝就给主人讲一下,知道这个张中的人其实很少,但是我说一个人你肯定知道,那就是刘伯温,也就是朱元璋的军师。”

        说起刘伯温,钟林自然是知道的,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可以说是个非常牛的人,传说中的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夸张,但是他的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说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另外他还是华夏历史上公认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预言家之一,华夏历史上有三个非常有名的预言,按年代来说第一个是诸葛亮的《马前课》,第二个是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第三个就是刘伯温的《炊饼歌》,相传《炊饼歌》就是刘伯温在和朱元璋的一次“茶话会上”,当然茶点就是炊饼,在朱元璋的再三逼问下刘伯温不得已才道破天机说出了对朱氏天下以及后世的预言,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预言在日后竟然部一一得以验证。

        而此时,小人儿接着说道“刘伯温就是这个张中的徒弟!也就是说刘伯温的很多本领都是张中传授的。相传张中身怀天赋异禀,后遇异人,学得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语言祸福,十分灵验。后来辅佐了朱元璋,每次出征前都会观气色应变。比如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一次生死决战——鄱阳湖大战钟,陈友谅中箭身亡,而陈友谅的嫡系亲随严密封锁了消息,以至于对于这个消息双方军队都不知情,而恰恰是张中夜观天象窥得陈友谅已故,所以才让朱元璋写了一个悼念陈友谅的祭文,写明陈友谅的死因及死亡时间,令士兵在两军阵前诵读,朱元璋也是亲自祭奠。正是因为这一祭文,陈友谅的军队才人心惶惶最后溃不成军,而朱元璋的军队却是士气高涨,最后朱元璋则大获胜,迈出了日后一统天下最坚实的一步。此外张中还算出了徐达必将位极人臣,但享年不永,还有算出了大将蓝玉的不忠等等。”

        小人儿这一番话“说”出来,钟林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小人儿此刻也停顿了下来,似乎是有意让钟林“消化”一下,而她那得意的样子却早已溢于言表……

        过了一会儿,小人儿才又接着说道“张中后来不愿意再看到杀戮的情景,于是向朱元璋推荐了刘伯温以后便退隐不知所踪了,这才成就了后来的刘伯温。从‘铁肩担道义,无为天下平’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出张中希望天下太平再无纷争的愿望,这样看来相传后来他一心向道,创立了铁冠门是真的了,他也就是铁冠道人。别的方面不敢说,但从道法上来讲,张中要比刘伯温要厉害的多了,主人快看看他留下的这本书里都写了啥吧?”小人儿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