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韬的对赌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从公司注册日开始算起,两年内他得给楚城幕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并且是流水线上的无人机,那意味着王韬不仅得在两年内负责开发,还得负责筹建建厂,联系上下游供应商,方方面面。做得到,楚城幕再给他百分之五股份,做不到,王韬留下所有股份和研究成果,出局!

        这个对赌协议并不公平,在王韬的角度来说,这个对赌对楚城幕不公平,因为他没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值得楚城幕投入这么多,单从纯投入来说,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就值两千五百万,这对于去年为了两百万港币就把自己卖了的王韬来说,是一个大大超过了心理预期的数字。

        在楚城幕的角度来说,这个对赌对王韬不公平,因为他很清楚,前世的大缰光是申请的专利就达到了五千多项,一直公开专利一千多项,国家专利三千多项,从最基础的零部件,再到关键的核心技术,全部是由大缰独立自主设计,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最为关键的是,大缰围绕着这五千多项专利,构建了自己的技术壁垒,任何其他无人机公司想绕开大缰的技术壁垒独自发展,难度都会非常大。

        李泽祥人没了,王韬前世的际遇自然也没了,当然楚城幕也失去了以小博大摘果子的机会,但当楚城幕真金白银的从兜里掏钱出来开始,王韬除了本身的理论知识比起前世稍差,实际上的际遇比起前世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毕竟四百万和一个亿的差别,有眼睛都看得到,他大可以挥舞着楚城幕给的支票,去挖他需要的人,买他想要的技术,况且楚城幕还承诺,如有必要,他给的投资,上不封顶!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楚城幕这个对赌赌输的可能性很大,不过他并不在意,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也乐意赌输,只要在2008年5月12日之前,王韬能给他想要的东西,百分之五的股份,他给得起,也愿意给,哪怕是一千六百亿乘以百分之五,他也不含糊!

        王韬看完合同和对赌协议,已经是两个小时后的事情了,楚城幕没有丝毫不耐,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苛态度,才是他希望在合作者身上看见的,对,他从来没把王韬当作自己的下属,从一开始,他就当作是合作者,虽然这个合作是由楚城幕来主导,但在他心中,他和王韬之间,是平等的。

        道理很简单,王韬拥有的东西,是楚城幕没有的,也没精力去从头开始学的,哪怕他凭借过目不忘的本事,真的去学了,他也没有王韬脑子里的创意和灵感,这些东西是无法复制的,对王韬的尊重,也就是对于知识最基本的尊重。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楚总!”王韬换了个称呼,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两个小时的让他的眼睛有些干涩。

        “我今天算是涨见识了,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商务合同可以拟定得这么细致和完美,以后天鲲的法务部,我也得按这个标准来找,虽然是有些麻烦,不过啥都写在明面上也好,如果您没有什么补充的,那我就签了?”

        楚城幕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神色悠闲,闻言笑了笑,道:“签吧,早点签完,你能早点干活,我也能早点安心,不过祈律师这种级别的律师可不好找,你要是在港城也许还能找到业务水平差不多的,但是要说实际能力以及对于国内体制各方面的了解,估计翻遍整个港城和鹏城,都找不出几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