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中学走读生居多,住校生只是一个小群体,初中部直接就不招收外地生。

        偌大一所中学,一栋八层楼高四单元的宿舍楼就把所有的男住校生全装了进去。

        鄙视链在哪都存在,外地大城市来的学生看不起本地的,如班上两个自认为来自沪市的男生王艺蒙和张鹏贞,父亲都是津城江对面厂里的工程师。

        两人小时候都是在渝州长大的,而且待在津城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沪市,沪市话是一句不会说,而且渝州话说得比本地人还溜,但不妨碍他俩和别人交流的时候用普通话,私底下聊天用渝州话。

        大部分津城本地学生看不起来自于乡镇的同学,哪怕自己一家人住在像筒子楼一样的逼仄房子里,父母在厂里领着微薄的薪水,或者是直接起早贪黑摆地摊,一年到头从他们手里过的钱加起来不超过一千,但不妨碍他们看不起那些住在镇上的乡下人,即使这些乡下人条件再好,在他们眼里,那就是泥腿子。

        而来自于乡镇上在外租房的学生又看不起住校生,他们从来不会带你去他们住的地方,也不会告诉你他其实也是来自于乡镇,城里学生抱团搞什么小活动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是城里人,欺负起住校生的时候,往往比城里的学生更狠,但这部分人大多心虚,一般不会惹事,更多的时候,是像狗腿子一样的摇旗呐喊助威。

        就这样,住校生还会因为来自于不同的乡镇又各自抱团,内斗不休。

        不过也有例外,作为津城最好的中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成绩好的学生,尤其是火箭班那60人,他们有资格看不起同年级所有人。

        他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全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硬件设施,到了高三,甚至连教室都是单独的。

        不过火箭班光是内卷就已经耗光这帮人的精力,哪有闲心去参与鄙视链这种浪费时间的游戏。

        想到这里,楚城幕暗自吐槽了一句:“处在鄙视链的最下端,我还真是抱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