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根据马林科夫同志的建议,中央主席团的人数,将定为二十五人,而在中央主席团内部,还应该建立一个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具体执行中央主席团的各项职权。

        按照这样的机构架设方式,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权力机构就显得更加复杂了,在这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当然就是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其下才是中央主席团,再下面才是中央委员会等等等等,而在维克托看来,这样的机构架设方式,其实对联盟的运转是不利的——等级划分越多,机构越臃肿,决策的贯彻越是缓慢,这是一个常识,谁都知道的。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维克托也能理解斯大林同志的想法,说到底,这位领袖同志都是年纪很大的老人了,一方面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不佳,他的疑心正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最近两年,他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总是在政治局中遭遇阻力,也使得他对自己是否能够继续掌控局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为此,斯大林同志是必然要想办法强化他对领导核心层掌控力的,而类似这样的机构改革,说到底就是他加强个人地位的一种手段。

        而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斯大林同志已经开始考虑政权交接的问题了,他需要确定权力的交接能够按照他所设想的那条路走下去,中途不会发什么变故,为此,他也要从机构架设方面来增加自身的掌控力。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如今马林科夫同志的处境非常尴尬,他或许真的有属于他自己的改革立场和想法,但在斯大林同志尚未将权力转交给他的情况下,他所提出的立场和想法,始终都不能违背,甚至是偏离斯大林同志的立场和主张,否则的话,他都不一定能够顺利接班。

        正因为有斯大林同志在上面压着,马林科夫同志没办法提出属于他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更没有办法对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做出改革,因此,对于布尔什维克党内那些足够有眼光,能够察觉到问题的党员干部来说,他在报告中所提出来的那些建议,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当前联盟的局势就是人心思变,而本身无法带来变革的人,自然也就难以在党内立起自身的“招牌”。

        从这一点上说,马林科夫同志之所以主动提出扩大政治局这一提议,未尝没有拉拢人心的想法,毕竟对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们来说,扩大政治局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但对于那些有资格进入政治局,却还未能加入进去的党员干部来说,政治局的扩大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不过,放到维克托的身上,这一点就不太适用了,尽管他还没有进入政治局,但作为现任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局委员,一旦政治局再加入新人的话,他就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一旦政治局改组为中央主席团,人数扩大到二十五人的话,他虽然可以顺利加入主席团,但本身可以掌握的权力,却不一定会有所提高。与此相反,那些原本和他形不成竞争关系的人,或许也能就势加入主席团,并站到与他平行的一个位置上去,因此,总体而言,政治局的改组对他也是不利的。

        博罗维茨卡亚塔楼前,撑着伞的维克托与米利恰科夫两人并肩走入克里姆林宫,在远离了警卫的岗哨之后,后者才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同志一直都很忧虑,他认为改组之后的政治局,很可能会将他排除在执行局之外,如果那样的话,他在乌克兰任职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太长了。”

        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自然就是指的卡冈诺维奇同志了,马林科夫同志在今早的会议中,提出中央主席团内部还要设立执行局,而执行局的人数则在五人到九人之间,如果执行局的人数确立为五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诸如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安德烈耶夫等人,恐怕都将被排除在执行局之外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被逐渐的边缘化。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苏俄更新,841委员会会议免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