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将贝利亚控制起来之后,也不知道马林科夫同志是出于1种什么样的心理和动机,他竟然将后续处理贝利亚的工作,完全交给了赫鲁晓夫去负责,其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贝利亚整个人都被赫鲁晓夫的人控制了起来。

        目前,负责看守贝利亚的人就是莫斯卡连科,这家伙对谁都不信任,为了隔绝贝利亚同外界的联系,这个身材瘦小的家伙甚至都连续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他的吃住都安排在看守贝利亚的地方,即便是维克托也得不到有关贝利亚的任何消息。

        因此,若不是米哈伊洛夫偷偷传递了消息出来,维克托还真有可能被打个措手不及,若是等到赫鲁晓夫那些人真的将罪名给贝利亚夯实了,再陡然间公布出来,维克托即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肯定是来不及了。

        ............................................

        夜色已深,列宁山别墅2楼的会客厅内,却依旧是灯火通明。

        客厅中央的地毯上,维克托手指间夹着半支香烟,在沙发与小酒吧之间来回踱着步。而在1张沙发的旁边,安德罗波夫正在读着手中的1份文件。就在他旁边的几张沙发上,苏斯洛夫、米利恰科夫两人在座,从几人紧蹙的眉头上看,安德罗波夫所念着的东西,显然并不是好消息。

        米哈伊洛夫已经在半个小时前离开了别墅,而他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安德罗波夫与苏斯洛夫的到访。

        安德罗波夫之所以深夜到访,是因为他得到了1份情报,赫鲁晓夫以中央主席团执行委员的身份,向《真理报》投寄了1篇文章,要求报社在明天发行的报纸上刊载。而苏斯洛夫同志之所以赶过来,则是为了将这篇文章送给维克托过目的。此刻,安德罗波夫所念的,就是赫鲁晓夫投寄的那篇文章。

        赫鲁晓夫的这篇文章,是打着庆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十周年的幌子拿出来的,他在文章中赞颂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悼念了包括伏契克在内的捷共烈士,还回顾了苏联红军在挺进捷克斯洛伐克时所取得的战果。

        不过,在这篇洋洋洒洒足有67千字的文章中,赫鲁晓夫最多用了5分之1的篇幅来论述以上这些内容,至于剩下那5分之4的内容,他都在批判1种名为“个人崇拜”的现象。他认为,在当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德国纳粹之所以败亡的那么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罪恶的,是不得人心的,还因为当时的德国国内,弥漫着1种近乎歇斯底里的个人崇拜。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希特勒就是近乎于神1般的存在,他说什么都是对的,不管是国家建设,还是军事行动,每个人都要听他的,否则的话,就是对国家的背叛,对民族的背叛。

        如今,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希特勒早就被证实了并不是神,而是1个简单的普通人,但在证实这件事的过程中,德国却为之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那么,1个问题出现了,个人崇拜的现象是仅仅存在于2战期间的德国吗?在世界其他国家,甚至是在联盟内部,是不是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赫鲁晓夫认为,对已经死去的国家领导人表示敬意和尊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1部分,充分认清某些领导人的历史角色问题,却是更加重要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