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波利扬斯基同志......嗯,我们暂时还可以将他称之为同志,”维克托继续说道,“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他们串联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图,考虑到他们的党代表身份,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对内情报局,也没有对他们展开侦查。但是,从今天这篇由赫鲁晓夫同志提交发表的文章上看,我认为波利扬斯基1伙人的串联,很可能与这篇文章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关。”

        苏斯洛夫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波利扬斯基与赫鲁晓夫的关系非常密切,前者就是后者的坚定追随者,对于这1点,莫斯科的核心领导层中几乎无人不知。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赶在这个时候发表这样1篇文章?毫无疑问,他是想要借助反对个人崇拜这个契机,来为否定斯大林同志做铺垫。那么,反对斯大林同志对他有好处吗?当然有好处,若是没有好处的话,他也没必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来做这种事情了。

        首先,否定斯大林同志有利于提高他个人的政治声望,这1点是必然的,踩着别人上位,在政治圈子里简直不要太常见了。

        其次,否定了斯大林同志,就等于是动摇了马林科夫的最高领导人地位,毕竟后者是斯大林同志钦定的接班人,过去几年里,马林科夫之所以能够在联盟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坐着,就是因为这1点。而贝利亚之所以要掀翻斯大林同志,同样也是因为他有意争夺联盟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也就是说,斯大林同志就是马林科夫政治地位的最坚实注脚,不将这个注脚推翻了,别人想要将马林科夫推下台,至少在法理上就说不过去。

        那么,赫鲁晓夫想要否定斯大林同志就1定能够成功吗?有贝利亚的前车之前,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自然不会不多加小心,因此,他需要在党代会的与会代表中,确定1定数量的支持者,以便在某些关键性的时刻,有人可以为他提供足够的支持。

        所以,波利扬斯基很可能就是那个帮助赫鲁晓夫拉拢党代表的人,他的串联也是以此为根本目的的。

        “那么,你的意见是......”苏斯洛夫沉默了1会儿,开口询问道。

        “我的意见是,赫鲁晓夫同志的这篇文章,还是要按照程序给予发布的,”维克托将手中的香烟点燃,吸了1口,说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对波利扬斯基的串联行为,给予立案调查,我们必须搞清楚他们串联的内容和目的,还要搞清楚他们的串联是否涉及到了结党营私、利益交换,甚至是营造声势为某些人捞取政治资本。”

        “这......”苏斯洛夫皱起眉毛,他有点犹豫。要知道,如今可是党代会召开期间,如果在这个时候,有某位,甚至是某些位党代表被逮捕,并被调查,那么势必会在全体党员代表中造成1定的恐慌情绪,其后果同样难以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