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里面,菲京是真正的死硬派,他之所以将第一总局从卢比扬卡2号迁走,就是不喜欢跟“委员部那些腐败的家伙”混在一起。尽管这一点令贝利亚同志非常不爽,但菲京的后台也很硬,他是日丹诺夫同志的人,以贝利亚同志的能量,显然还没有实力与日丹诺夫掰手腕。

        而克鲁格洛夫,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最初,他也应该算是贝利亚同志的亲信,贝利亚当年将他调来内务人民委员部,并将他提上高位,至于两人为什么不合,维克托只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貌似是因为克鲁格洛夫的能力不足,导致了贝利亚的不满。

        在整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领导层中,维克托唯一看不透的一个人,就是谢罗夫了。

        从谢罗夫的任职履历来看,他也是贝利亚提拔起来的,甚至他进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调令,都是由贝利亚亲自签发的,可以说他的每一步晋升,都与贝利亚的支持脱不开关系。但即便是这样,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远远算不上密切,至少谢罗夫对贝利亚的命令,并不是唯命是从的,偶尔从两人的言辞中,甚至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疏离。

        对于维克托来说,他其实是很不耐烦搞什么办公室政治的,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会让人感觉精神疲累,再加上他所从事的职业,本身就是充满了血腥和脏污的情报工作,因而,如果再搞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真的是会让人精神崩溃的。

        但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而这种斗争还不是任何人想要避免就能够避免的。

        维克托为什么会从内务人民委员部调到总参情报局?难道就是因为总参谋部那边要调他过去吗?就因为沙波什尼科夫找到了斯大林同志?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如果要找另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同样有人希望将他调出去,至少是让他将对内情报工作负责人的位置让出来。

        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组织结构中,对内情报工作始终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权限大、资源多,始终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维克托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被放到那么重要的岗位上,自然会有人不服气的,这一点即便是用脚后跟去想都能想的到。

        所以,维克托来了,但只停留了几个月便又被调走了,这期间,他搞出来一整套完善对内情报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认同。而在他将这份方案正式辅助实施之前,就被调到了总参情报局。

        好吧,战争时期嘛,任何形式的调动都是正常的,作为一名称职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就应该像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不过,这种堂皇的说法只能拿来骗骗别人,它永远都没办法安抚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维克托很清楚自己目前面临的局面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他是由谢罗夫一手提拔上来的,尽管他一直在贝利亚面前表现的很恭敬,但身上那张谢罗夫亲手贴上的标签,是无论如何也揭不下去的。所以,不管贝利亚同志表现的对他如何看重,如何和蔼,两人之间始终还是存在着隔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