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显然对这个所谓的“D号”文件很重视,因为这个代号的背后,是一个高效但同样也是高消耗的情报网。这个情报网德国人也知道它的存在,为了将它挖出来,德国人可是费了不少工夫,但到目前为止,这个情报网依旧还在运作,而德国人给它起的名字是“红色三套车”。

        之所以将这个情报组定为“D号”,是因为该情报网的负责人化名“多拉”,他的真名是尚多?拉多。

        在拉多的情报小组下面,有一个名叫鲁道夫?廖斯勒的间谍,此人既不相信布尔什维克主义,也不相信法西斯主义,他是彻头彻尾的无政府主义者,同时,也是金钱的奴隶。

        鲁道夫之所以会成为拉多的“情报人员”,是因为他是德国驻瑞士的情报组织负责人,他破获了拉多的情报小组,但却没有抓他,而是与他做了一笔交易。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向拉多提供情报,但每次他提供的情报,拉多都要付钱,而且是按照情报的重要性来定价。

        更奇葩的是,这家伙不仅仅卖情报,还“卖人”,正是在他的牵线撮合下,拉多又发展了三名间谍,分别是德军总参谋部少将参谋汉斯?斯特;原德国驻苏黎世副领事、目前在“盖世太保”任职的吉泽乌斯;德军东南情报小组情报分析处处长弗里茨。

        正是通过这些潜伏够深的间谍,这个情报小组总是能提供一些有关德军军事部署的重要情报,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克托才会对这份情报如此的重视。

        按照他的命令,凡是“D号”传递回来的情报,一律不经手情报分析处,而是直接送到他这里来。

        将文件拿在手里,维克托仔细看了看外封是否完整,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才从手边拿过裁纸刀,将文件袋的密封割开,取出里面的文件。

        文件一共有两份,都是印刷的,这是为了不留下笔迹,以防止将情报小组的身份泄露出去。

        维克托将其中一份文件放在一边,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翻开看了看。

        果不其然,这份文件是关于德军兵力部署的情报,按照文件中显示,德军已经从法国境内调动了六个坦克师,赶赴东线战场,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计划,他们将被部署到斯大林格勒南部,加入到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的序列内,以便后续向阿克塞河一线发动攻势,突破苏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守,接应已经被苏军包围的第6集团军主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