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之前,也就是七月份的时候,原本很有希望晋升大将的叶廖缅科上将同志,不仅在布良斯克战役中遭遇惨败,自己还受了重伤。

        更要命的是,总参谋部在总结布良斯克战役失败原因的时候,给了一条评论:方面军指挥员在进行战役规划的时候,不能严格执行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对主要地段的兵力投入不够坚决等等,评论最后还加了一条,类似的问题已经在基辅战役中有了明显的体现,但指挥员没有总结失败的经验,也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训。

        这样一条评论,直接把叶廖缅科踹进泥里去了,布良斯克战役的惨败是他指挥的,基辅战役的时候,也是因为他没有挡住古德里安的进攻,导致了整个西南方面军被合围。

        现在是新账老账一块算,虽然斯大林同志没有弄死他,但却把他的上将军衔给撸了,降为了中将,而且,不再允许他担任方面军级别的一线指挥员。

        当时,总参谋部的这份战役总结报告,是由安东诺夫同志起草的,但别忘了,华西列夫斯基才是总参谋长。

        有意思的是,当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去年十二月份做出重新部署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又否决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提名,将已经降为中将的叶廖缅科同志,推荐到了方面军司令员的位置上。于是,当时已经被斯大林同志看重的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就被安排到了顿河方面军。

        同样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去年七月份,德军已经展开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围攻,其战役意图明朗化,按照大本营的命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组建。

        当时,负责兵团组建工作的铁木辛哥,希望能够将经验丰富的索科洛夫斯基调往斯大林格勒,出任该方面军的参谋长职务——在此时的红军系统内,索科洛夫斯基作为参谋人员,其经验也好,资历也罢,都是公认的,也正因为如此,铁木辛哥才会点他的将。

        但最终在总参谋部的推荐名单上,却没有出现索科洛夫斯基的名字,最终与铁木辛哥搭班子的,是博金中将,索科洛夫斯基被留在了战事相对平稳的西方面军,而且自始至终,他都没能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方向靠一点。

        再看麦赫利斯同志,这位斯大林同志眼中的红人,这位原本大有希望可以得到晋升的上将同志,也在七月份遭遇了刻赤半岛的惨败,他与库利克同病相怜。

        只不过,库利克同志还有人为他说好话,而得罪人太多的麦赫利斯,却是成了彻头彻尾的落水狗。如今,还未经军事法庭的审理呢,麦赫利斯副国防人民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就已经丢了,上将的军衔也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