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的这些广播语种中,广播电台最为重视的,是德语和法语的听众,其次是波兰语,至于汉语、印度斯坦语、旁遮普语这些,在其重视程度上,都要拍在后面,即便是英语,也不是主要的广播内容和语言,由此可见,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广播重心,其实是与莫斯科的外交着重点密切相关,且存在一定滞后性的。

        密切相关容易理解,毕竟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国际广播,也是为联盟的外交服务的,至于滞后性,则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关注重点,相对于联盟外交重点来说,多少是有点不赶趟的。要知道,在卫国战争之前,联盟的外交中心的确是在欧洲大陆上,但是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联盟的外交重心已经转移到苏美关系上了,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广播重点却依旧没有做出调整,其最主要的广播宣传对象,依旧是德国和法国,这就足以证明其工作着重点的滞后性了。

        根据前世的记忆,维克托认为,莫斯科广播电台今后的主要广播语种,应该转变为英语,其次应该是阿拉伯语、汉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换句话说,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主要广播受众,应该是英语世界,其次是中东地区、华语圈以及拉美地区。同时,电台的广播范围也不能仅仅集中在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还应该向美洲,向全世界拓展,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受众,应该是全世界。

        除此之外,维克托准备对莫斯科广播电台做出的调整,主要集中在播出的节目上,他准备摒弃电台原来那种古板的播报方式,将单纯以说教形式推动意识形态宣传的模式剔除掉,代之以更加丰富,更加娱乐化,更加让人感觉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并以此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维克托从不认为在理论与思想之外,这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分清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马克思、列宁同志从没说过繁华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朴素就是共产主义的东西,也没有说过踢踏舞、乡村音乐就应该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喊口号、搞运动就应该是共产主义的东西。

        宣传鼓动工作的首先内容,在于如何的将宣传深入人心,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赞同自己的立场,认可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工作就是卓有成效的,就是成功的。

        而软实力的增强,其实与宣传鼓动工作是相类似的,与文化输出也是相类似的。过去,莫斯科广播电台对欧洲大陆的广播也好,对亚洲的广播也罢,基本上都是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内容,其节目形式不说是照本宣科吧,反正也相差不多了。

        这种形式的广播,对那些知识分子来说,或许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层次已经到了那个位置,有了理性的思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形式的广播节目枯燥乏味,毫无趣味性可言,他们不可能会对这样的广播节目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一曲“靡靡之音”反倒要比通篇的说教有趣多了。

        那么,联盟在对外宣传自身形象,搞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自然需要让那些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分子,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宣扬出去,但对于那些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来说,难道也要让他们理解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吗?那显然是不现实的,联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来做这项工作。

        因此,从一个重生者的角度来看,维克托认为,在面对全世界占大多数的普通人群中,联盟的宣传,或者说是文化输出,没有必要将格调定的那么高,莫斯科只需要拿出受普通人欢迎的文化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获拥趸就够了。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是一首歌,可能是一部电影,也可能是一本,它们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收获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追捧,成为一种流行的元素。到了那个时候,联盟自然可以在里面夹带一些私货。其带来的效果,并不是让全世界都羡慕联盟的意识形态,而是向往联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从而对联盟产生认同感。

        rgrg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