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对决血腥且迅速,洛阳地区近三十万人参与的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官军真正作战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两天,其他时间都是在抓俘虏和整编俘虏。

        潼关下的几万世家私军听闻洛阳战局不利,想要回援,但高侃没有给他们机会,他收到皇帝大败世家联军的消息后果断出击,留下五千步卒守城,带着一万余骑兵追上私军,对着私军发动了骑兵冲击。

        世家私军的骑兵基本都集中在洛阳战场,三四万步卒对阵一万多参与过对东突厥大战的骑兵根本没有反抗之力,高侃带领骑兵正面攻击,用了两次冲击便把世家私军冲的七零八落,然后一路追着这些溃兵到了洛阳战场。

        官军此时已经在溃兵的必经之路上扎好了口袋,前后夹击之下,这最后一支成规模的世家私军全军覆没。

        对大唐皇帝李元喆来说,战场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出兵抄家,借着大胜世家的东风让大唐进入军管状态,把那些绊脚石全部打碎。

        大唐天帝元年的内乱来得快去的也快,在李元喆速战速决的思想指导下,大唐官军四处出击,到七月中旬时,大唐境内所有参与叛乱的世家人要么丢了性命要么进了官军的大牢,局势明朗起来,但地方上仍然是人心惶惶。

        不只是平民百姓心中不安,那些地方上的豪族乡绅和中立的小士族也是心忧不已。

        皇帝搞定世家之后收回了世家名下的所有土地所有权,那些百姓只是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这一点让人尤为担忧,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土地国有,但并不表示他们不懂其中的含义和其所带来的影响。

        最简单的一点,皇帝收回了世家的土地所有权,会不会也把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收回去?

        华夏人的土地情节很重,把土地当作财富的象征,凡是有些能力的人在发迹之后都会置地,当作传承给后人的财富,皇帝收回土地所有权就是在剥夺他们的财富,他们不慌就怪了。

        李元喆也有些纠结要不要直接把大唐的所有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有着诸多的好处,无论是增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还是促进引导农业生产都能事半功倍,搞基建的成本可以控制到最低,建设效率也可以提到最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