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了幸存者们的规划,李元喆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他毕竟不是什么工业生产方面的专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更为妥当。

        幸存者们也没让他失望,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把未来城重新理顺了一遍。

        幸存者之中有工业生产规划方面的高手,他们将技术水平相近的生产步骤做了缩减,调整了部分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生产环节,将一些复杂的加工环节进行拆分,做到了即便是新手都能加入生产过程的程度,还把各个岗位上的本土工人进行轮换,尽可能的让工人熟悉整套的生产流程,此外他们还给各个工厂制订了专门的操作手册,让管理者能够掌握全局。

        在梳理各个工厂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安排本土工人上岗操作,幸存者之中的专业蓝领在一旁手把手教学,不仅是告诉本土工人该如何操作机械,还告诉他们这些工序为什么该这样做。

        本土工人在这样的指导之下能够很快掌握本岗位需要的技能,一些悟性不错的人在掌握了本岗位的技能之后会跟随幸存者到更高一级的工业区继续学习。

        按照此种模式,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本土工人。

        幸存者之中的高端人才并没有完全停下自己手中的高技术项目,而是在本土工人之中挑选助手继续跟着自己研究,力图把整个研发过程教给本土工人,这样一来即使他们离开了,他们的项目依然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原地踏步一段时间,等本土人才成长起来,这些项目自然会完成的。

        幸存者居住区的学校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幸存者之中的许多做不了其他工作的人也愿意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

        这些人虽然不是专业教师,但文化水平还是有的,至少教一些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的科目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未来城学校的老师数量一下子暴增到了三千多人。

        有了如此多的老师,李元喆大手一挥,在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和蜀中一口气招收四万名学生,并且在未来城内建立起了一千多间教师供这些师生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