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吐蕃的条件李元喆很不满意,李渊和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不愿意接受。

        大唐现在还没有闲心也没有能力去征服高原,与吐蕃的的战争打到现在的程度已经是大唐能够承受的极限,广袤的西域足够大唐消化很长时间了,腾不出手去占领一片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

        但是大唐拥有者绝对的主动权和优势,吐蕃用一个属国的名义和一个小国的公主就想让大唐满足是绝对不够的。

        而且李元喆及其抵触和亲这种纯粹的政治交换方式,宫里的几个女人已经让他疲于应付了,自然不会再给自己找罪受。

        于是李元喆以大唐皇帝的名义向吐蕃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吐蕃成为与吐谷浑地位相等的大唐从属,大唐罢兵的前提是吐蕃接受与吐谷浑同等的条件,否则大唐将派出飞艇轰炸逻城,唐军进入吐蕃境内的地面部队的数量将超过二十万。

        尽管李元喆不想现在就拿下吐蕃,但是他也不介意将不识相的吐蕃直接打废,左右不过是一场单纯的破坏之战,多花些军费就好了,至于吐蕃的市场......大不了多让大唐的船队出一次海,就吐蕃的经济体量可能还比不上大唐海贸一次远航的收益,吐蕃的市场也不是不能放弃的。

        第二,吐蕃需要割让星星峡周边五百里给大唐,另外要在高原南方割地两百里划归大唐的松州府所有。

        七百里土地是的大唐朝廷用来给大唐百姓的一个交待,让百姓看到对外战争的收益,减轻国内的反战情绪。

        第三,吐蕃需要赔偿大唐军费五十万贯,还要负责星星峡一战中伤亡唐军与吐谷浑士兵的抚恤。

        星星峡之战是一次赔本买卖,大唐的亏空总要找补回来的,也就是吐蕃是个穷,屌,丝,家底太薄,要不然这笔陪款不翻上个几倍都说不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