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出山把将要平静的各路妖魔鬼怪全都挑起了兴致。

        打仗好啊,有人打仗大家就有生意做了。

        王守仁心中很是纠结,他在这几年的时间一边学习后世的知识,一边研究大明和后世的历史,虽然大明此后的几个皇帝都是奇葩,但是大明的气数未尽,现在就推翻大明不符合他的心意,但是最近京城传来消息,皇帝朱厚照越发的不像话,重用宦官扰乱朝堂,建“豹房”,宠伶人,还取了一个技女为妻。

        皇帝胡闹算不得什么,朝中党争越演愈烈,有人借助对抗阉党的名义四处串联,行排除异己之实将内阁的权利架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现实发生的情况与经过文人修饰的历史差距很大,皇帝不靠谱只是野心家掩饰自身恶行的遮盖。

        此次的党争造成的后果当下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这种苗头已经注定了大明会陷入长期的衰落之中......大明从此病入膏肓,之所以还能坚持一百多年才宗庙毁灭,最大的原因不是史书上所说的所谓文官护持,而是周边的敌人都不够强大!

        王守仁结合自己的认知,在后世的史书中看到了大明的悲惨结局从万历时期开始,但深究其根源正是来自于正德时期。

        他了解的越多,对大明就越失望,而且大明的封闭让华夏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大航海时代。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全球的时代,但是大明却因为所谓的上国心态而错过了这么一个重新划分世界的时机,为以后的沉沦埋下祸根。

        王守仁决心改变这一结果,将大明引向正途,可他父亲的陕西的遭遇让他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他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原本应该被召回南直隶的他迟迟没有得到调令,他耐心的等着,可最终等来的却是他父亲因为镇压乱民不利死在流放途中的噩耗。

        王守仁被称为半个圣人,但他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陕西的民乱起因在天灾人祸,而不是他父亲,朝廷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甩锅给一个老人,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值得他效忠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