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喆回到长安主持元日大朝会。

        在皇帝的影响下,大朝会变成了真正的工作报告会,接见外国使节的会议放到了正月初六举行。

        没了外人在场,一些东西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杜如晦代表三省六部做了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将天帝五年的大唐发展情况详细的告知与会人员。

        首先是国内的情况。

        经济方面,天帝五年大唐国库收入超过八百二十万贯,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商税、盐铁专营和大唐外贸的进出口收入,大唐十六金刚和未来城、灞桥工业区缴纳的税款就达到了五百四十五万贯,土地和农业税收占比断崖式的下降。

        天帝四年的西域之战军费开支和天帝五年的财政开支加在一起有六百多万贯,国库的结余有两百多万贯,各地的粮仓都已经堆满了,就算天帝六年大唐颗粒无收也能保证不会饿死人。

        工业方面,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接近二十万吨,比四年略有增加。

        主要是后续的高炉建设因为战争而延误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否则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至少应该翻一倍。

        水泥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国各地新建水泥厂百余座,但是出产的水泥仍然不够消耗所需,天帝六年,朝廷计划再新建七十座水泥厂来满足各地的基建需求。

        机器制造方面,大唐已经可以生产许多基础的工业机械,例如初级的钻床、镗床、刨床、拉伸机、冲压机等,只不过由于产量和工业规模的限制,本土的机械产量还没办法满足需求,仍然需要从其他世界采购。

        动力机械制造方面,未来城的工厂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二十三匹、五十六匹、一百八十匹、三百五十匹以及五百匹马力的工业用蒸汽机和船用蒸汽机,内燃机只能通过手工打造,生产效率极低,产量极少,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