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稻秆 >
        期中考後,除了端午连假再也没有多余假日,生活回归规律平淡。

        如果说大一是试水温和误打误撞,大二的稳定交友圈基本上都已经定下,不会有哪个家伙再随意进来又出去,除非那某个人可真的太雷包,或脸皮够厚Si缠烂打还足够幸运的被发现真是个有趣的好家伙,才有可能被已经形成的某些团T捡走,不然就准备去凑那些总是没能达到最低人数的小组,成为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杜君旭不是那种人,余哲凡当然更不是,他们都在大一有了稳定交友圈,只是余哲凡身处的团T经历几次分裂,谁叫大一生刚开始总是喜欢几十个凑成一团,不像来上课倒是像交际舞会,一坨人去厕所、去学餐、去哪里去这里g嘛的,深怕别人不晓得自己不是臭边缘。

        余哲凡暗自窃喜最後该分家的都分家,说起来也有些矛盾,谁叫大一时那些凑成一团的人就是以他为中心,他把自己装做好讲话、善良却也有界限的人,让任何人与他相处都不会太过压力,因为不必抱有过多期待,最後也就没那麽失望。

        有段时间,哲凡觉得自己像是人际跳板,如果有谁想要和班上其他人混熟,就好像得沾个他K管还是衣袖的光一下,老实说这只会让那些人看起来更孤单边缘,或许、大一的前三个月还有机会吧,但那之後所有人就会开始划分圈子与界限,藉由排他来得到归属。

        然而总是有几个人会特别晚定圈子,那些人基本上就是找到同样被剩下来、人数也还未额满的团T塞进去,杜君旭正属於这种,毕竟他只是X格有点古怪,但办事起来还是挺有效率,人也不是往不好的地方怪异。

        唯一b较不一样的是,杜君旭并没有主动加入团T,他只是刚好大一的头几次报告都被同一群人问要不要加入,而那些人也的确与自己挺合得来,四个人也就那麽在大一上学期就稳定下来。

        余哲凡这倒是到了下学期才开始定型,经过一个寒假,该离开的也都离开、心底暗自觉得不适合的也会偷偷分家,到最後他这就只剩下许书明和张家仪,刘晓玟和h欣怡报告时才会拚起来凑成一团,而h伟翰他们老早就已经和班上另一群更贴近嗨咖的人走远去了。

        大二时就更加明显,刘晓玟和h欣怡中午也不会每每都和余哲凡那三人约吃饭,自然形成又无法言喻的隐形壁垒越加明显,刘晓玟就越加知道他们已经不需要每次都一坨人出去g嘛了。

        到了大二下学期,照理来说团T间就更不会有人口流动,除了像李家铭这类人,刚开始一心想着要挤进“上流份子”,最後却因为错过时间而导致哪个团T都进不了,谁叫每个地方都已经形成稳定圈子,谁愿意收留他就愿意去哪。

        尽管如此,李家铭在大二下还是顺利融入了杜君旭那一团,他们本就没有太过明显或极端的界线或排他X,反正他们刚开始也是彼此来来去去摩擦过後组成的,再加上李家铭在报告上的确是有利帮手,赵有扬是第一个说没差好呀要来就来的人最後也的确巴不得这位队友每次都去口头报告,李家铭真的很会口头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