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之策甚佳,甘陕此重地受限于天时,民众疾苦,朝廷在甘陕多花钱保其利确实是应有之道,只是这钱应该由国库出,不该由大乾党的党费出,众卿意下如何?”

        出乎秦构的预料,其他党的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因为他们之前早就知道会变成这种情况。

        毕竟养官,养兵的钱肯定是要国库出的,唯一有争议的就是甘陕建大量免费学校的钱,这种钱虽然不像养官、养兵的钱那样只能由朝廷出,但也同样敏感,秦构想要国库出这笔钱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他们现在不反对这种事,将来他们自己用钱的时候也会方便许多。

        见加的这点料没激起太大的反应,秦构又接着道:“众卿,如今王相之事倒是让朕想起来我大乾如今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近年来,我大乾家财二十万贯以上,往日我等眼里的巨富已经增加足足三倍,而那些家财在十贯以上,百贯以下的富裕小民却少了足足五成,这样下去,恐怕将会有不忍言之事。

        加上王相之前举办的大量低价学校在民间颇受欢迎,也确实收获不菲,有大量小民借此脱贫,所以朕就想将王相的免费学校之法推广到整个大乾,不知众卿有何见解?”

        那些官员一阵沉默,他们心里很怀疑秦构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这些年大乾对平民已经照顾得很到位了,那些家财百贯以下的平民人数就算是下去了,那也很可能是变得更富裕了啊。

        不过他们也没胆子质疑秦构,因为在强弱分明的对抗中,别说两不想帮,就是给弱者的帮助少一点,那也是对强者的支持。

        这些年大乾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里小商小贩几乎绝迹,就是因为那些富商什么钱都想赚,这普通的买卖上,哪怕他们不动什么歪心思,正常竞争也不是小商贩可以比得过的。

        家财十贯以上,百贯以上的群体,不会是那些作坊里的匠人,只会是这些小商贩,他们在商业竞争中失败,变得更贫困也是很可能的事。

        在沉默了一会后,吕仲出声道:“启禀官家,如今我大乾要北伐,又要西征,国库压力很大,不如先少量开设免费学校,等战事结束,再大量开设学校,毕竟这学校也是要择优而育英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