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对裴妙锦例行寒暄一番后,裴妙锦直入主题。将两份卷宗摊开,问赵姚和王年有什么意见。

        “微臣认为邓成在柳济县欺压百姓强抢民女经查实证据确凿,所涉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罔顾王法,草菅人命。应按大齐律例将主谋革职,其余知情不报的时视情节大小罚俸、降级。”

        王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一直在打太极,反而是赵姚直入,发表了看法。

        裴妙锦看了眼赵姚,在他们两个进来之前,裴妙锦已经让孟兴将两人的档案调了出来。

        二人都是从五品的郎中。

        王年已经近五十,二十九岁中举只得了一个后排的名次。三年前升上郎中位置,其实这个升官速度在吏部算是快的了。

        大齐官员每三年一次考评升官,从正九品到从五品,时隔二十一年,七次考评每次都得上上或上中等才可升官。这种情况要么是某人的嫡系,要么能力不俗。

        今年便是从五品到正五品的考核之年。

        而赵姚今年才三十四岁,景成十四年的状元,曾外放地方任职正七品,后调入吏部。按照这个年龄在吏部任从五品郎中放眼整个大齐国也算年轻有为了。

        齐国规定官员年满六十方可退休,若是皇帝舍不得则可延长至七十。但其实由于寿命的原因有些官员都是在官位上干到死。

        听完赵姚的发言后,裴妙锦抬眼看向了王年,“不知王大人,有何高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