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在东湾城里也算是小有势力,他家世代经商,生意是越做越大,一直都是东湾城里的首富。

        只不过这个首富现在有些憋屈,因为他们家最近不算太平:蜃国人打进来的时候,要他们家“纳捐”,敲走了他们家大半财产。

        再后来,蜃国人被唐人打跑了,唐人来了,又去他们家搜刮了一圈,连他最喜欢的书桌,都给搬走征用了。

        不过还好,虽然拿走了一些家什物件,可却给他们家留了一条活路,至少敲诈勒索,再抢他们家的钱财。

        本来微微松了一口,赵老爷子还盘算着东山再起的事情,结果更大的噩耗就来了。

        简直,比抄了他家还要让他绝望的噩耗,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原本半是军港,半是渔港的东湾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了样子,一艘一艘的帆船,把源源不断的物资就这么搬运到了码头上。

        因为运力不足,码头上的物资堆积如山,到处都是码放整齐的麻袋,里面不是装着水泥就是装着面粉,看得人心惊肉跳。

        哪有这么运粮食的?怕郑国的都城粮库里,也未必能见到这么多的粮食啊!

        少见多怪的郑国人,自然是不可能理解,什么叫做新培育的良种的。他们也不可能理解什么叫集中化管理,不可能理解什么叫机械化耕种,更不可能理解什么叫农药,什么叫化肥……

        所以,赵大官人对于粮食丰收的理解,其实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